破碎、磁选、筛分、除杂……最近,在市环保科技产业园惠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记者看到建筑垃圾被分门别类、井然有序地输送到传送带上,经过一系列处理,再生混凝土、再生砂、再生水稳材料等成品一一“闪亮登场”。
“在建筑垃圾再生处理领域这片‘无人区’基础上,我们制定了再生水泥稳定混合材料业内标准产业技术标准制定。”惠民公司负责人肖成会告诉记者,公司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先后与上海同济大学、扬州大学等高校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,建成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、扬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等,并相继申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,制定企业标准4项,成了再生产品的一个市场“敲门砖”。
目前惠民公司拥有多条生产线,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,年生产再生混凝土50万立方米、再生干粉砂浆30万吨、再生水稳层材料60万吨、再生砖1.5亿块,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围城问题,节约了大量天然砂石骨料,保护山体免受过度开采,维护生态平衡,保护生态环境。
惠民公司仅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上的一环。现如今,市环保科技产业园正全力构建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-灰渣制砖-沼气综合利用”“餐厨废弃物-制备生物柴油-沼气综合利用-沼渣制备有机肥”“电子废弃物、废旧塑料综合处理利用-贵金属回收”这样的横向联系、纵向到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。通过延链补链,产业园还重点引进了飞灰水洗处置项目,与海螺创业、芜湖海创环保等产业链节点企业的共建协同,成功实现飞灰资源化利用,推动产业链全程清洁化生产,引领园区产业加速向“零碳”方向迈进。
目前,园区现有入驻企业50余家,逐步形成的“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群”,目前年处理各类废物超132万吨,年上网发电1.6亿千瓦时,节约标煤超2万吨,减少CO2排放7.3万吨,年节省填埋土地约百亩,带来经济效益达3000多万。园区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8%、工业重复用水率提升至85%、生活用水集中处理率达95%……环保产业带来的环境效益更是不可估量。